IEA署长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在北京参加了隆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颁证仪式,正式成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以表彰他为经济、工程和关键能源问题上的国际合作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外籍院士是中国在工程、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最高国际荣誉,是终身荣誉。比罗尔博士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感谢中国工程院授予他“真正的巨大荣誉”,他将“珍爱”这一荣誉。
中国工程院每两年选举一次外籍院士,之后会举行正式颁证仪式,授予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院士。其他入选的非华裔人士还包括微软创始人兼慈善家比尔·盖茨、诺贝尔奖得主巴瑞·马歇尔和大村智。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教授在此次仪式上为比罗尔博士颁发了证书。李晓红院长说:“我很高兴比罗尔博士将以外籍院士的身份加入中国工程院,我们竭诚欢迎他的加入。他在能源工程、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方面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此外,他在IEA的工作对加强世界各国在能源、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至关重要。”
比罗尔博士在仪式上说:“我很荣幸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殊荣。当我被任命为IEA署长时,我就把向主要新兴经济体敞开IEA的大门作为首要任务。我的首次正式访问是中国,中国是最早加入IEA联盟国的国家之一。现在,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将IEA视为能源领域国际合作与政策对话的设计师。每一天,我们的机构都在努力搭建跨越国家和大陆的桥梁。”
比罗尔博士此次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将继续推进IEA与中国在能源和气候问题上的密切合作。这次为期两天的访问包括与部长和高级政府官员举行一系列双边会议。中国于2015年成为IEA大家庭的一员,是首批扩大在能源数据统计、能源政策分析、可再生能源集成、能源效率和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等关键领域联系的国家之一。
谈到中国的能源转型,比罗尔博士补充道:“中国非常清楚工程师对社会做出的宝贵贡献。工程师的专业知识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基础。没有工程师,就不会有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或其他任何我们在现代世界所依赖的关键技术。”
自加入IEA以来,通过一项广泛的三年工作计划,深化了中国与IEA的联系,以支持中国的能源转型。最近,应中国政府的邀请,IEA编制了“能源行业碳中和路线图”,以合作制定长期战略,特别是为实现2060年中国碳中和目标而展开合作。报告显示,实现碳中和符合中国更广泛的发展目标,如促进繁荣和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