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相关动态

 未来三年低排放能源将基本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增长

 

        IEA《电力市场报告2023》对近期政策、趋势和市场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到2025年对电力需求、供应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预测,并对不断变化的发电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报告还全面分析了欧洲在2022年面临的各种能源危机,亚太地区电力需求增长快速,因此也在加快部署清洁能源。

       尽管受到能源危机的不利影响,但2022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仅略有放缓,预计未来几年仍将加速增长。

       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三年主导全球电力供应的增长,因为它们与核电一起满足了到2025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绝大部分,这使得电力行业的碳排放不太可能大幅上升。

       该报告发现,在去年全球能源危机动荡和一些地区异常天气条件的影响下,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略微放缓至2%,预计未来三年将加速增长至平均3%。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是电力需求更快增长的推动力量,比新冠疫情前几年2.4%的平均增长有所提高。

       预计未来三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70%以上将来自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目前预计,到2025年,中国在全球电力消费中的份额将从2015年的四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正寻求扩大电力使用,以取代交通、供暖和工业等部门的化石燃料。

       IEA执行主任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全球的电力需求将加速增长,未来三年日本的用电量将增加一倍多。好消息是,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增长迅速,足以满足几乎所有这些新增需求,这表明我们正接近电力行业排放的临界点。各国政府现在需要让低排放能源更快地增长,降低碳排放,这样世界才能在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确保电力供应安全。”

       虽然欧盟的天然气发电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下降,但根据目前趋势,中东用电需求的显著增长将部分抵消这一下降。在能源危机期间,天然气价格大幅飙升,反过来推动了一些市场(尤其是欧洲)的电价飙升,在政策圈引发了关于电力市场设计改革的辩论。

       与此同时,欧洲和美洲燃煤发电的预期下降可能会与亚太地区的增长相匹配,尽管日本等一些国家增加了核电部署,并重启了核电站。这意味着,全球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2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后直到2025年将保持在这一排放水平。

       可再生能源的强劲增长意味着其在全球发电结构中的份额预计将从2022年的29%上升到2025年的35%,而燃煤和燃气发电的份额将下降。因此,全球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下降。然而,欧洲去年却逆势而上,这是由于干旱导致的水力发电量降低以及因核电站关闭及维护导致的核电产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煤炭和天然气的使用增加,以致欧洲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增加。不过,这种挫折将是暂时的,因为到2025年,欧洲发电的排放量预计将平均每年减少约10%。

       2022年不同地区的电力需求趋势差异很大。印度的用电量强劲增长,而中国的增长较弱。由于受经济活动和夏季较热、冬季较冷的住宅使用量增加的推动,美国的需求强劲增长。

       由于异常温和的冬季天气,以及工业部门用电量下降,欧盟的用电需求出现收缩。由于俄乌冲突造成供应中断及能源价格高,工业部门的生产大幅减少。欧盟用电需求下降3.5%,这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大百分比降幅,最大的降幅是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造成的异常收缩。

       报告指出,全球电力需求和供应越来越依赖天气,极端条件在2022年反复出现。除了欧洲的干旱,印度也出现了热浪,导致该国电力需求达到历史最高峰值。同样,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也遭受了热浪和干旱的袭击,在四川省水电发电量减少的情况下,空调需求激增。去年12月,美国也遭遇了严重的冬季风暴,引发了大规模停电。

       报告称,这凸显了加快脱碳和加速部署清洁能源技术的必要性。与此同时,随着清洁能源转型步伐加快,由于供暖电气化的增加,天气事件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将加剧,而依赖天气的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结构中的份额将继续增长。在这样的世界里,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同时确保供应安全和网络的弹性将是至关重要的。